學習親子教養的路上,漸漸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事:

孩子要感覺到被愛管教才有用

若孩子一直感受到我很差、很不重要、做什麼都不對,管教只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感覺更差的狀態,甚至放棄、無能為力。

這是學習正向教養一年後才真的領悟到的事,也能夠明白為什麼只要我先鍛鍊不生氣,孩子就漸漸減少打頭的這個狀態~我想我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。

以前常用一種有條件的愛來和孩子互動、要求她要做到什麼事才是好孩子、好孩子才值得被愛,這樣的操控都會造成小孩的焦慮、沒有安全感,挫折感...

孩提時被操控,長大也會想操控父母,開心時取悅父母、憤怒時就惡言相向...這樣的惡性循環,讓親子關係陷入一種危機。


無條件的愛,能帶給孩子健全的自尊心、安全感。趁孩子還沒進入青少年,好好的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吧

 

所以呢~怎麼樣才能把孩子情緒的愛箱填滿呢?

20220406_172545.jpg

"兒童愛之語"這本書裡就有很豐富的案例與詳細的說明,很值得大家閱讀。

五種感覺到被愛的語言有:

-身體的接觸  例如抱抱、摟肩、牽手、拍拍身體等,有接觸到身體都算

-肯定的言詞 鼓勵、讚美等正向的言詞,例如:謝謝你的幫忙、我愛你;並且不帶有任何附加條件,例如:我愛你,請你幫我做...(愛是無條件的,附加條件就失去了愛的本質)

-精心的時刻  花時間和孩子相處,給予專注的關心。例如和孩子一起閱讀、拼圖、遊戲或是外出打球等等。 家裡有多個孩子,就要特別找時間和每一個孩子單獨相處。

-接受禮物  帶著愛,把禮物當作一種愛的表現,給他一種驚喜感;不管是必需品、或是玩具,都能成為愛的體現。透過這樣的慶祝,可以教孩子懷著感恩的心回應,不論禮物是否貴重。

-服務的行動  從小就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,但隨著孩子的年齡與能力增長,漸漸的放手讓孩子去完成自己能做到的事,例如從自己吃飯、自己洗碗、自己洗澡等等開始練習;如果孩子累了、特別忙,需要協助時,父母給予的幫忙會特別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和在乎。

 

在生活中可以觀察小孩有沒有特別喜愛的類型?例如特別喜歡窩在你身邊?或是愛跟你打打鬧鬧的玩? 或是巴著你說陪我玩玩具、陪我看書、陪我....

也許很明顯、也許不明顯,也都沒關係,因為我也還在從生活中去了解,而重點是--讓孩子感受到愛

通常我女兒都很愛在洗澡前抱抱,沒抱個五分鐘不會放過我跟他爸爸;假日在外面玩了一整天,彼此陪伴喜悅的時光,她就開開心心的自己去洗澡,也沒有說要抱抱。

有時候在洗澡前一起在客廳裡閱讀,不論是閱讀同一本書、或是各自看書,她也都能怡然自得,沒有吵著說要抱抱。

我曾經以為送禮物一定要買什麼特別的、貴重的,像是書或玩具,但曾經有一次在她期中考前,我給她一隻我小時候用的尺,說:這隻尺是媽媽小時候很喜歡的尺喔~留到現在,你可以拿去用,看到它就好像看到媽媽,給你信心和力量,考試就沒有問題了! 她好開心地收下來了,到現在還好好的收在鉛筆盒裡面。

她上完舞蹈課之後,偶爾拉筋會特別痛,睡前我會問她,今天腳是不是很痛啊? 很痛的話我可以幫你按摩一下。

以前我無所不至的服務,搞得很像老媽子,甚至還被嫌棄,例如早餐要吃不吃的、或是只吃一點點就不想吃,讓我很頭大。後來我開始放手,讓她自己準備部分的早餐,例如自己泡麥片、選想要哪一種穀物飲等等。一開始我都很心急,覺得怎麼這麼晚還不去泡麥片、泡的水怎麼這麼少、泡一下就吃了不會太硬嗎(通常要泡開須等三、四分鐘) 後來我發現這一切都是我太想操控她了,她想怎麼泡、想吃到怎樣的麥片,都是她的選擇啊!!!我既然已經教過、就要給予信任,相信她可以做得很好;當她真的需要幫忙的時候,我再給予協助即可。

在觀察的這段時間,我知道身體的接觸對她來說非常重要,但原來不是非必要不可,當天有精心的時刻、或禮物,都可以讓她感覺到愛箱滿滿;平時透過肯定的語言,互動關係會好很多,她叛逆的時間就會相對減少。

大家已經開始猜想孩子屬於哪種類型了嗎?可以透過問句來發現喔,例如: 你想要媽媽跟你一起出去吃飯(精心時刻),或是我幫你煮一碗你最愛的麵(服務行動)?

今年的慶生,你想要一台腳踏車(接受禮物),還是全家出去旅行(精心時刻)?

透過不斷在生活中去發現孩子的喜好,找到了就多多滿足孩子的需求;之後設立規則、管教的時候,孩子都會比較能聆聽和遵守喔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ing 的頭像
    Ping

    Ping's Blog

    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