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我們也是心懷好意地想關心孩子、提醒孩子,但孩子卻不領情?

耳邊風、相應不理,或是叛逆嗆聲?

原來父母都採到雷區:12個溝通絆腳石,你到底中了幾個?!

(想知道12個溝通絆腳石,請見本篇文章: 原來,我說的話,孩子八成都沒在聽!)

老實說,我也時12種都給他踩過了,還深深覺得沒問題,因為我小時候也是這樣被對待的啊!也不是都這樣長大了?!

但,現在的孩子真的和以前非常不同!!

很多自己的創意、想法、發展速度也快很多,資訊取得太快速而無法辨認是非...

若不能趁小和孩子培養好關係,以後長大會更艱難!!!

 

親子關係要好,才有辦法教養、影響孩子!!

為什麼孩子講不聽,大部分是因為平時和孩子的關係存摺都是零、甚至負...

試著想一下,平常和朋友都用命令、責備、下指導棋、甚至動不動就要處罰的口吻說話,你覺得朋友會想要理你嗎?

這樣你能了解了吧?!

如果是你,你會希望朋友如何對待你?希望父母如何對待你呢?

傾聽、理解、在乎、關心?

是的!

當孩子有困難、挫折、失敗(需要幫忙)的時候,別急著下結論、貼標籤、責罵或給方法,這都容易扼殺孩子的創意、思考力,甚至變成一個毫無主見、退縮或叛逆的小孩。

可以運用"父母效能訓練"裡面的"積極聆聽"技巧,好處有很多喔!

1.讓孩子感到被關心、在乎

2.長期下來可培養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

和孩子溝通,到底有多難?

積極聆聽該怎麼進行呢?

主動回饋孩子剛剛所說的話,讓他感受到爸媽的在乎。

舉例來說:
孩子:我太笨了,數學學不會。我想我永遠都沒辦法學會了。
父母:你覺得你不夠聰明,所以懷疑你永遠都弄不懂數學。
孩子: 是啊!

孩子先有了某種感受(我太笨),會透過話語,傳送語碼給父母(我太笨了,數學學不會。我想我永遠都沒辦法學會了。)而父母接收到要來解碼,去理解孩子說這句話背後的感受是什麼(孩子覺得自己笨)。

最後給予回饋,來確認收到的訊息是否正確。(你覺得你不夠聰明,所以懷疑你永遠都弄不懂數學。)

此時孩子回答:是啊! -->代表父母有接到孩子的球,有理解到孩子的情緒,是個成功的解碼。

 

不急著要解決問題,先處理孩子的心情;當孩子還有情緒的時候,先讓他好好說完、抒發完畢~

當我們願意把自己內在對孩子的想法先放下,才能真實地看見、感受孩子當下的狀態;而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愛與陪伴而已啊!

初期真的很難,畢竟我們已經習慣了用原有的方式對待孩子,但沒有關係,每一次進步一點點、少說一點責備、說服的話、少給予一些建議、少罵一句,就是前進了!

但有時候,我們就是在忙、或是時間很趕、甚至當天心情很差,沒辦法好好傾聽啊!!!

這時候就別強迫自己了!

我們畢竟是人不是神,狀況不允許就不用進行積極聆聽,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,等到自己的狀態恢復、有空閒的時候再做就好了~

 

了解積極聆聽的概念後,就來學習句型吧!

以上面的例子來舉例:

你是不是覺得數學很難?

你的意思是,覺得自己很笨,學不好數學嗎?

似乎對你來說,學習數學很吃力?

我聽到你說,你覺得數學很難?

 

這一陣子在生活中也不斷的練習,一覺察到自己又開始說服孩子的時候,他的唱反調心態就非常明顯;

當我願意放下控制、一定要照我的話去做時,交給他自己去思考、決定,當責任主權回到孩子手上時,他反而會認真了起來,去想想該怎麼辦;

反而我們個關係變好了(因為不用去命令、說服他),孩子也漸漸開始練習思考與決定,

也許不是每一次他會跟我想的、做的一樣,但只要不會危害生命安全與他人權益的狀態下,都可以放手一步一步地讓孩子去嘗試;

如果執行了不盡人意,再來和孩子討論該怎麼辦?下次怎麼調整會更好呢?

 

長期下來,不但父母越來越輕鬆,孩子也越來越能夠為自己負責任、養成獨立思考、解決問題的能力喔!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ing 的頭像
    Ping

    Ping's Blog

    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