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大人當習慣了,凡事要快、要有效率、要狠穩準,忙碌的步調,總是把生活塞得滿滿滿。

當上了爸媽,真的很不習慣!孩子本來就是慢、在我們眼裡看到的就是拖拖拉拉,出個門,沒帶水壺、沒帶口罩、沒帶外套,又要拖延個十幾二十分鐘,才能夠出門...

有時候只是自家人出門還好,但跟朋友約了時間,眼看就要遲到了,常常就是脫口而出:快一點!就要遲到了,怎麼這麼慢?!

出個門還要三催四請、甚至破口大罵,情緒常常盪到谷底,都在想說,到底是怎麼了,為何會搞成這樣?

明明開開心心的要出門,卻演變成情緒高張的怒罵狀態,不但心情不好,還破壞了親子關係。

當我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,總會覺得孩子怎麼可以這麼慢、常常忘東忘西;但卻忘了,這是孩子的成長過程,凡事都還在練習、學習,做不好、忘記是難免啊....

當我願意慢下來,學會用孩子的觀點去看、去同理孩子現在的狀態,就比較能明白,原來出門前的所有準備流程,還尚未完整建立在他的大腦裡面,要需要很多的練習機會;甚至是他天生的氣質,就是比較慢;回想起我小時候,也曾經是個被爸媽三催四請的慢慢小孩,不是都一樣嗎?(我生的,當然像我XDD)

學會慢下來,用孩子的視野看世界

有了這一層的理解之後,以後出門就多預備個十到二十分鐘,來預防"突發狀況",多了充裕的時間,心中的壓力自然減少,也學習用孩子的步調,陪伴他慢慢的探索世界;若真的有遲到的可能,就先預想遲到的後果,也許先打個電話知會對方、而不是非得逼自己一定要趕上,畢竟安全抵達才是更重要的。

每一次都因為孩子慢而開始不耐煩、想發怒的時候,記得:深呼吸!吐氣!深呼吸!吐氣!

發現還是很怒的時候,透過數數字、或是找顏色的方式,讓自己暫停一下,不要這麼快的直接反應;

少了和孩子直接的衝突,之後的溝通就能夠比較和緩的互動了。

以上是針對同理孩子的部分。

 

接下來,來探討自己內在的冰山 : 為何孩子慢吞吞,我這麼容易生氣?

過往經驗裡,在孩提時代,是否也曾經被父母或師長責罵過動作慢呢?

也許你以為沒什麼,反正那個年代不是每個人都被挨罵挨打的長大嗎?

殊不知,當時被罵而難過、受傷的自己,還遺落在當時的那一年,沒有人理會。

這個未爆彈,卻隱藏在深深的心底,在孩子動作很慢的時候,就爆炸出來了。

"這麼慢是幹嘛啊? 不會快一點嗎?" 衝口而出的話語,仔細聽聽自己說的話,是否也和小時候聽到的,有幾分相似呢?

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被罵的過往經驗,是誰罵你?發生了什麼事?當下的感覺是什麼呢?難過、委屈、不被理解....

可能會很痛、很難過,但沒關係的,我現在是一個成人了,可以給當時那難過的小孩,一個大大的擁抱~

好好抱著他,去理解他、接納他。

同時,也接受曾經那個很慢的自己,慢,也是我的一部分,我接受他。

慢,真的很糟嗎?

"慢工出細活" 、"食緊挵破碗" ;練習在生活裡,給自己幾個片刻慢下來,去體會慢的感受~

是否能看到,平常忽略的風景? 處理事情,似乎更能心平氣和? 有些細節,更能照顧到了?

讓我們一步步地撿回那些,曾經被討厭的自己,逐步的拼湊回出完整的自己學會慢下來,用孩子的視野看世界

 

 

圖片來源 : 無版權圖庫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ing 的頭像
    Ping

    Ping's Blog

    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